previous next
index

image
(第八十六頁)運算能量呈現出指數式成長的趨勢:這張圖所顯示的,是由一九○○年到今天用一千元美金所能買到電腦能夠達到的運算速度(單位為 MIPS)。在一九○○到一九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之間,由於在機械和電機機械式計算器上的持續進展,使得機器運算的速度較人工計算快上了足足一千倍。這個進展的腳步,更因為大戰間電子式計算機的問世而加速起來 — 在一九四○到一九八○年之間,機器運算的速度增快了一百萬倍之多。從那時候起,機器進步的速度便持續地增加著;依照這樣的進展程度,在下一個世紀中到來之前,我們便可以看到類人機器人夢想的實現。圖中縱軸使用的是對數尺度;每一個刻度代表了運算效能上一千倍的差別。在這樣的尺度下,指數式的成長是會以直線的形式顯示出來 — 若是曲線呈現向上彎曲的狀況,則成長速度要比指數式成長還要來得快。圖中在一九九○年代所呈現出資料點齊聚的狀況可能是因為更加劇烈的市場競爭所造成:那些表現得不如人的機器,被以更快的速度擠出了市場之外。

這張圖表使用了參與理查·瓦雷斯 (Richard Wallace) 在一九九四年於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所講授電腦架構課程的學生們 — 尤其是莫罕莫德·卡迪爾 (Mohammed Kadir),愛麗娜·彼羅茲卡雅 (Irina Pirotskaya),亞歷山大·先克 (Alexandr Shenker) 和史考特·史特林 (Scott Sterling) — 所收集提供由一九八七到一九九四年年間的數據資料。

previous next
index